大走访日记:下基层 话家常 解民情 赢民心
发布时间::2017-08-24  来源:   浏览次数:   字体大小:【

 

  2017年8月16日,虽然已经立秋,但“秋老虎”依然热情高涨,最高气温达到30度以上,而我们盐城粮食人开展“大走访大落实”活动的热度却更高。
  当天一早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,我们www.b82.com所有25名党员干部来到了阜宁县新沟镇新西村党群服务中心,看到村组干部已经在门口等着,我们心里明白此次走访受到基层群众的重视程度。村干部给我们迅速分工之后,党委书记、局长崔成富交代了走访纪律和注意事项,带着党委、政府赋予的责任使命和96户群众的殷切期望,我们分头出发了。
  我要走访的是新西村四组刘芬、葛荣飞、葛荣庆3户,由于距离公路边稍远,又赶上修桥,不得不绕道徒步前进,单趟就有四里路程,到了群众家时已汗流浃背。首先来到的是葛荣飞家,在自我介绍了一番,说明来意之后,葛大爷表示听村干部说了,全省都在轰轰烈烈的开展“大走访大落实”活动,这是党和政府为了摸实情、寻实策、办实事,服务群众、改进作风、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次实际行动,感谢党和政府能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。葛大爷今年63岁,轻度脑梗,老伴65岁,患糖尿病多年,夫妻二人常年吃药,花费较大,4个子女都在外地打工,家有9亩地,虽然身体不是很好,还得坚持做农活,今年收成不错,加上政府的托市粮收购政策,收入差不多有近1万元。另外,每月还有100多元的养老金,基本用于买药和交电费、水费等日常开销。目前,靠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,生活过得去,就是口袋没钱,就怕遇上一些家里“大”事,那就捉襟见肘了,请求帮忙呼吁一下,药价对于农村人来说,还是太高。告别的时候,葛大爷热情地非要将我带到下一户走访对象家里,拗不过大爷的好意,一起到了葛荣庆的家里。
  葛荣庆,今年64岁,身体还不错,我们到达的时候,正忙着做中饭,放下手里的事,坐下跟我聊了起来,家有6口人,因为儿子一家在无锡打工,老伴也跟去带孙子孙女上学,所以常年一人在家,有5亩多地,今年夏粮卖了大几千元,和葛荣飞同感,农村家庭只要不生病,生活是没问题的,他表示感谢政府的关心,得益于党的政策,目前一切都好。
  来到刘芬家,正好赶上她下田刚回来,双脚没穿鞋,裹满了厚厚的一层泥巴,看见我来,连忙把我让进屋里,桌上铺满早上没得及收拾的碗筷,一边麻利地收拾,一边招呼我。她今年已经68岁了,老伴和两个儿子在上海打工,还有个女儿也出嫁了。老伴在一个地下车库看管车辆,月收入2000多元,两个儿媳分别在阜宁县城、新沟镇上带孩子读书,正常也是一个人在家,家里的8亩田全靠她,自己种的粮食可以保证全家的全年口粮。她说,趁着这几年身体、精神还不错,要做好后勤保障,不给孩子们增加后顾之忧。
  半天的走访就要结束了,这次走访虽然只有三户人家,但是对于我们机关党员来说,这不仅是一次单纯的党内活动,而是一次亲身了解农村群众生活的深刻体验,是一次群众路线的深刻教育,是一次精神上的深刻洗礼,通过和群众的交谈,了解到农村还有部分群众的生活不易,虽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,但怕生病、生不起病的担忧一直存在,生病能拖则拖,能去药店尽量不去医院,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,剩下的多是老人守着几亩农田,只求不给子女增加负担。我们机关中许多同志来自于农村,对农村本身就有深厚的感情,今后应拿出更多精力走下来,深入一线体验甘苦,主动扛起责任,收集矛盾问题,呼吁群众心声,推动各类问题及时妥善解决。只有这样,我们作出的决策、出台的政策,才能更加科学、更加精准、更加惠民,才能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,拥有更多的获得感。

               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ww.b82.com 张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8月24日

【打印本页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关  闭】
主办:江苏省www.b82.com
主办单位:江苏省www.b82.com 承办单位:江苏省盐城市粮食行业协会 电子信箱:yclsj666@163.com
备案号:苏ICP备09042975号 技术支持:南京南大尚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